-
37
大比特资讯
《磁性元件与电源》2022年09月刊 总第264期
- Assistance Sponsor/支持单位
- 中国电源学会变压器电感器专业委员会
- 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电子变压器专业委员会
- Publisher/承办
- 广东大比特资讯广告发展有限公司
- 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灵山东路东英科技园9栋3层
- Tel:(86-20)3788 0700(36线) Fax:(86-20)3788 0701
- 邮编:510660 E-mail:bigbit@big-bit.com
- 督印:李红兵
- 编辑:陈泽香 马晓青
- Tel:(86-20)3788 0700 Fax:(86-20)3788 0701E-mail:zb@big-bit.com
- 设计美编:夏小芳 郑逸华
- 客户服务:卜春莲 郭珊珊 卢健瑜
- Tel:(86-20)3788 0732E-mail:kf1@big-bit.com
- 发行推广:郭珊珊 卢健瑜
- Tel:(86-20)3788 0700Fax:(86-20)3788 0701E-mail:kf@big-bit.com
- Sole Advetising Agency/广告服务
- 事业部总监:李红兵
- 广州市场部:刘辉 包坚 钟权亮
- Tel:(86-20)3788 0700(36线) 3788 0704Fax:(86-20)3788 0701E-mail:ben@big-bit.com
- 深圳市场部:欧阳蛟龙 李悦
- Tel:(86-755)2645 2584 Fax:(86-755)2607 8561E-mail:sz@big-bit.com
- 华东市场部:胡方春
- Tel:13862425889 Fax:(86-512)6195 1953E-mail:hd@big-bit.com
- Editorial Board(The 3th)/编辑委员会(第三届)
- 顾 问:季幼章
- 名誉编委主任:姜德清
- 编委主任:陈为
- 编委副主任:李红兵
- 投稿邮箱:bigbit@big-bit.com
- 广告登记证号:粤工商固印广登字(2005)024号
- 版权所有,严禁擅自转载,翻印。违者必究。
- 常年法律顾问: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 杨河
-
本资料是免费赠予国内外读者的,包括学会、厂商、院校、行业用户、科研、设计、图书情报单位的管理及技术人员。本资料的文章内容及观点并不代表本公司立场;本资料所有广告及产品资料由客户提供,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等均与本公司无关。
-
38刊首语FOREWORD
车桩比失衡 超充、储能显神通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000万辆,正式突破“千万”大关。
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充电桩产业。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261.7万台,同比增长224.3%,服务近800万辆新能源汽车。
然而,2021年新能源汽车暴涨,远超充电桩建设速度,车桩比仅有3:1。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中要求,至2020年,我国车桩比要达到接近1:1的合理水平。时至今日,目标并未实现,充电桩建设缺口仍在。
此外,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99.3%的公用桩用户会首选快充。然而,公用桩中快充占比仅为四成,与用户实际需求不匹配。有消费者反映,传统慢充需要充电十几个小时,使得车主大多去寻求快充,实际上许多充电桩都成了摆设,遍地“僵尸桩”。若按实际利用来计算,国内车桩比还远远达不到3:1。
庞大的充电桩建设缺口与消费者对充电速度的要求,使得超充建设刻不容缓。超充这一市场也带来了新的磁性元件市场空间。
据推算,2025年,超充市场磁性元器件需求量约12.86亿颗,市场规模达385.92亿元。且随着超充往高功率方向发展,及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速度,届时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将远超2000万辆,因此超充规模及相应磁性元器件规模也将超出这一估算。
虽然近两年超充建设速度已逐渐攀升,但依旧难赶新能源汽车产销速度。仅靠大力建设超充,仍难以解决车桩比失衡的困境。因此有人提出,或能通过建设储能电站来解决这一难题。
对于新能源汽车车主而言,储能电站的建设可使其实现错峰充电、低价用电。
对于磁性元器件企业而言,储能也是其未来开辟的重要市场领域,储能电站中所需的EMC用共模电感/差模电感、工频隔离变压器、高频隔离功率变压器、驱动变压器、信号隔离变压器等磁性元器件将迎来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面对车桩比困境,磁性元件企业又该如何把握超充、储能市场,详见本期《市场解读》。
-
43对话DIALOGUE
危机重重 下半年磁性元件企业如何打好翻身仗
编者按:
2022上半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汇率波动频繁;俄乌冲突导致世界能源格局发生变化,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结构性缺芯持续,传统消费电子领域萎靡……困难重重的磁性元件市场环境下蕴含着哪些新机?上市磁性元件企业在面临新挑战下如何在下半年调整布局?对于中小型磁性元件企业而言,是抓住时代风口开拓新市场,还是保持自身特色专注细分领域?
本期《对话》栏目,我们通过与国内知名磁性元件企业代表的对话,一起探究2022下半年,磁性元件企业究竟该如何做。
对话导览:
1. 2022上半年,贵司或者说磁性元件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这一挑战在下半年是否还会延续?
2. 面对多重挑战,贵司为何能在上半年依旧保持稳定发展,甚至营收上涨?
3. 近两年,尤其是今年上半年,贵司主要投入哪一市场领域?有何成果?下半年是否还会继续聚焦该市场?为什么?(如服务器、光伏、储能、超充、新能源汽车等市场)
4. 磁性元件企业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市场领域,避免盲目跟风?贵司能否以自身为例,谈谈如何在开拓新市场与企业自身特色之间寻求平衡?
5. 从技术层面来讲,磁性元件产品未来的创新点在哪里?贵司如何对磁性元件进行产品创新?
6. 从市场领域来讲,磁性元件未来的热门应用领域是什么?贵司下半年,或者长远来讲,未来两三年,着重布局的领域是什么?
2022上半年,贵司或者说磁性元件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这一挑战在下半年是否还会延续?
铭普光磁:成本控制。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人力成本持续上升,材料受国际形势影响,成本压力巨大。下半年目前来看材料成本有所缓和,但是外部环境依旧不稳定,还需重点关注。
风华高科: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传统消费类电子市场下滑严重,这一现状很有可能延续到2022年年底。
可立克:对公司最大的挑战还是在于成本。实际上,每一家磁性元件企业都需要去寻求方式控制成本,这一挑战不仅是上半年,而是一直以来的挑战。
京泉华:最大的挑战是国际国内经济持续下行,消费电子类的和家电类需求大幅下滑。京泉华目前消费电子及家电类产品占比将近20%,对企业总体业绩有一定的影响。
伊戈尔:上半年,整个光伏发电行业由于IGBT模块的供应紧缺以及组件价格的节节高升,导致了终端装机有所放缓,从而影响到我司客户对磁性元件的提货速度减缓。下半年,我们预计IGBT供应量还是会比较紧张,但组件方面随着上游硅料大厂产能的释放,价格应该会回落,所以我们认为下半年的装机将好于上半年。
面对多重挑战,贵司为何能在上半年依旧保持稳定发展,甚至营收上涨?
铭普光磁:铭普坚持走自身的规划路线,重点发展方向明确。人力成本方面坚持加速自动化发展,减少人力成本,材料方面关注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趋势,保持与供应商沟通,保持合理议价。
伊戈尔:上半年,在公司照明产品、工业控制领域产品稳健经营的基础上,公司新能源产品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目前,公司的新能源产品主要是配套光伏发电行业,产品包括高频电感、升压变压器等。具体到磁性元件产品上,上半年出货量的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原有大客户的持续放量,另一方面,近几年新开拓的其他客户也开始陆续开花、结果。
可立克:上半年消费领域萎靡,可立克几乎已经淘汰掉这一市场。我们公司把握时代发展的风口,着重在工业和新能源领域扩充产线,今年已经在安徽广德建了一个厂,预计11月完工。上半年可立克的营收和业绩都按计划完成,保持增长,尤其汽车电子等新能源领域同比增长超60%。如今新能源市场不仅仅是带动可立克一家企业,更是带动我们整个磁性元件行业发展的新兴市场。
近两年,尤其是今年上半年,贵司主要投入哪一市场领域?有何成果?下半年是否还会继续聚焦该市场?为什么?(如服务器、光伏、储能、超充、新能源汽车等市场)
铭普光磁:上半年我们主要聚焦于片式网络变压器,光储充磁性元件,新能源汽车磁性元件。下半年还将继续聚焦此部分市场。
(1) 片式网络变压器必将逐步取代传统网络变压器,作为网变的传统领先企业,我们将继续在该领域深耕发展。
(2) 光伏储能磁性元件:在新能源发电技术中,风电和光伏是中国能源消费转型的重点。由于目前光伏中输入电压普遍不高,需要在逆变器前加升压模块,从而加大了对磁性元件的需求。高频磁性元件是光伏逆变器实现储能和能源转换功能的关键元器件,约占逆变器成本的15%左右。除此之外,未来家庭储能系统,光储充一体系统,户外移动电源等即将兴起和普及,将会进一步拉动磁性元件市场规模。
(3) 新能源汽车磁性元件: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电动车新增了车载充电器、逆变器,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对磁性元件的需求。车载磁性元件应用场景十分广泛,涉及汽车LED照明、车载充电器、以太网车载网络、电池管理系统、无线通信系统、自动驾驶和影音控制、车载导航和电子控制单元、车载空调/通风控制系统、车载T-BOX、电机控制系统等。另外,随着充电桩纳入“新基建”范畴,充电桩保有量快速上涨也将带动磁性元件需求上升。
风华高科:主要投入在汽车电子,新能源市场,未来两年都会在该行业聚焦。因为随着国际环境变化,汽油价格不断上涨,并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新能源汽车深受国内人追捧,也成为国内汽车电子成功弯道超车的机会进入国际汽车市场。随着全球气候环境保护要求,太阳能和风力力发电也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京泉华:我们接下来主要布局光伏、储能、汽车前装、充电桩四个赛道。实际上我们在新能源市场已经布局多年,因此京泉华在各大新能源市场的市占率都比较高。如光伏、储能领域,京泉华磁性元件的全球市占率将近20%;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也与大众、比亚迪、华为、汇川等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了合作。在充电桩领域,我们生产的模块化产品已受到英可瑞、特锐德等充电桩客户的认同。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在新能源赛道上做大做强。
伊戈尔:近年来,公司持续聚焦、重点投入了光伏发电领域的产品。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产品需求旺盛,公司不断扩产增效,2021年度公司整个营收规模跨越了20亿元的门槛,踏上了规模化的新征程。未来,公司除了持续聚焦光伏领域,也将重点发展配套数据中心的产品以及储能产品。
近年来,国家关于“新基建,东数西算”等战略布局将有力地促进数据中心的发展,行业发展速度将得到大幅提升,我国各地的市场信息化需求巨大。建设大型数据中心是“东数西算”工程的核心,其中涉及大量配套于供电系统的中压直流变压器系列产品。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国家正在积极推进“新能源+储能”建设,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新能源及储能产品的产业化。根据国家层面提出的储能发展目标,到2025 年,要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即年均 50-70%的增速是可以保持的;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基本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相应需求。因此,储能行业迎来最大发展机遇期。储能变压器作为储能系统的重要核心部件,市场将随之暴增。
正是基于数据中心和储能领域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公司将加速开发并适时推出与前沿技术相适应、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新产品,以确保公司的产品在行业内具有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磁性元件企业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市场领域,避免盲目跟风?贵司能否以自身为例,谈谈如何在开拓新市场与企业自身特色之间寻求平衡?
铭普光磁:根据自身实力结合行业发展方向,选择合适的赛道重点发展。铭普作为传统的网络变压器领先的企业,在该领域底蕴丰厚,发展片式网络变压器,保持在该赛道的领先优势。另外跟随行市场的发展方向,选取增量市场,新能源光伏以及新能源汽车在近年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铭普自然不能错过此绝佳的发展机会,选取新能源赛道是大势所趋。
京泉华:对中小型磁性元件企业来说,首先是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将细分领域的某一类产品做强,做到极致。因为新能源领域的风口虽大,但随着其发展规模壮大,工业技术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对磁性元件的性能要求将更为复杂,这对许多磁性元件企业来说就有着较高的资金门槛、技术门槛和设备投入门槛等。以新能源汽车市场为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准入门槛较高,前期需要投入许多时间成本,对安全性要求也比较高,对于资金、技术实力还不够的中小型磁性元件企业来说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我认为对于中小型磁性元件企业而言,比起追着风口去开拓新能源市场,现阶段可以更关注符合企业自身的传统细分领域,并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实力。
可立克:我觉得每一个企业都需要学会谨慎决策,合理利用资金。对于大多数中小型磁性元件企业来说,盲目跟风地去扩大新能源市场并不可取。相对传统消费电子领域,光储充、新能源汽车、服务器等新能源领域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十分考验一家企业的资金储备及技术实力。若暂时没有达到,可继续深耕企业本身具有优势的市场,向“专精特新”方向努力。而对于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磁性元件企业而言,就要把握住新能源发展的风口,助力企业飞得更高。
伊戈尔:寻找适合自己的市场,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企业自身的优势以及沉淀在哪里;企业还要对市场进行细分,资源是有限的,不能什么都做,要找有发展潜力的、跟自身能力相匹配的细分市场。
风华高科:在新型市场方面,很多客户对磁性元件有新的要求,磁性元件厂家需要开发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共同解决整机的设计要求,公司会更注重与客户研发技术的沟通交流,共同参与客户问题的方案解决,跟客户一起进步成长。
从技术层面来讲,磁性元件产品未来的创新点在哪里?贵司如何对磁性元件进行产品创新?
铭普光磁:(1)在材料选择方面,现阶段很多国内厂商都在寻求更高性能的磁性材料,如高磁饱和强度,低功耗宽温铁氧体,纳米晶铁芯,高叠加铁硅材料。此外,FIW线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代替TIW线并进一步减小变压器体积;
(2)在结构设计方面,磁性元件从立体结构向平面结构、片式结构、薄膜结构转变,不断缩小产品体积;
(3)在磁路设计方面,采用分段气隙的磁路设计,增加了功率密度,减小了气隙损耗,提高了抗直流叠加能力;
(4)另外,变压器和电感的磁集成技术,不同铁芯材质组成的混合磁路技术逐步进入实际应用;元器件公司逐渐开始与IC厂商紧密合作,依据芯片设计资料开发新产品,尤其是基于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半导体材料的应用将会对变压器提出新要求。
可立克: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磁性元件小型化之后,未来磁性元件又会变得越来越大。这是因为现在各种电子产品的功率越来越高,相应需要更大的磁性元件才能满足其性能要求。其次,从散热的角度来看,磁性元件的结构设计不能过分紧密,需保持一定的空间。实际上,以往强调的磁性元件扁平化、小型化的说法更多适用于通讯电源上。但如今磁性元件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我们不能继续沿用之前那套,盲目追求小型化。现在大多数磁性元件在性能要求上基本都能满足终端客户的要求,但是安全性、可靠性是未来我们要越发去注重的,这是以往磁性元件企业比较容易忽略的方向。
伊戈尔:我们认为未来可能的创新点有:更低损耗材料的应用(例如NPV);逆变电感的磁集成(粉芯和非晶的混合使用);铝线方案的验证。我司的产品创新:NPV的产业推广应用以及铝线方案的预研。
京泉华:磁性元件行业发展多年,实际上磁性元件产品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创新。在我看来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进行技术创新。
一是磁性元件未来可能会和芯片融合,形成功能性的模组式的芯片。
二是跨领域融合创新工艺。比如在军工、汽车领域现在已经有了更为先进的焊接工艺,而磁性元件还是基本以锡焊为主。未来或许我们能从其他行业的工艺创新中学习,嫁接到磁性元件行业上去,进行跨领域的融合创新。
三是自动化创新。为了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磁性元件产品大多都是定制件,但其实不同的定制件之间也会有材料、设计上相同的地方。我们就要去找到这些相同的地方保留下来,减少变化,让自动化更容易实现。
风华高科:磁性元件主要材料和工艺方法方面的创新,磁性元件的小型化,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产品质量的一致性等方面进行创新。
从市场领域来讲,磁性元件未来的热门应用领域是什么?贵司下半年,或者长远来讲,未来两三年,着重布局的领域是什么?
可立克:原本我们磁性元件是静态工作的,比如说在通信电源、家具家电等传统应用场景中并不会运动。然而如今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则是运动起来的。运动状态下的电子产品对于其所应用的磁性元件等电子元器件会有更复杂的技术要求。这种情况下继续片面强调高频化、小型化、扁平化的说法已经完全落伍了。未来磁性元件的应用场景将更为动态,因此对于安全性的要求很高。比如我们现在常常提到的车规级磁性元件,其性能要求,尤其在安全性、可靠性上更为严格。而在轨道交通中所用的磁性元件技术要求比起新能源汽车更上一层楼。目前,可立克已经研发生产出可应用在轨道交通领域的磁性元件了。
铭普光磁:未来的热门应用领域:新能源光伏,新能源汽车。“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大力发展新能源大势所趋,作为传统网变优势企业,铭普未来将继续在通讯领域深耕发展,大力发展片式网络变压器。 新的增量市场领域,跟随行业趋势发展,着重发展新能源光伏以及新能源汽车磁性元件。
风华高科: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电子、5G通信,物联网、工业自动化等将成为磁性元件热门应用领域。
伊戈尔:我们认为磁性元件未来可能的热门应用领域有:1)户用储能逆变器 2)新能源汽车 3)充电桩。我司未来两三年,重点布局的领域是户储逆变电感及新能源汽车上的高频电感。
京泉华:从市场来看,未来5-10年新能源市场仍然是我们磁性元件的重要发展市场,目前来看,新能源市场还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
小结:
从此次对话嘉宾的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出,2022年上半年磁性元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不少磁性元件企业都感受到了市场环境低迷,成本压力上涨。
幸运的是,新能源市场成为磁性元件行业发展新动能,本次参与《对话》的所有磁性元件企业均表示,服务器、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能源领域为他们企业上半年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接下来仍然会继续深耕新能源领域。
实际上,近年来如何追逐新能源发展风口,开拓新能源市场已成为磁性元件企业间的热议话题。对于大多数上市磁性元件企业而言,由于本身具有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技术实力,且往往在多年前便开始在新能源领域发力,因此能更好的乘上此次新能源发展的东风。
然而,磁性元件行业里,中小型磁性元件企业才是占据大多数。从各公司的经验分享中,我们也看出,新能源市场领域的准入门槛较高,盲目跟风并不可取。对于大多数磁性元件企业来说,专注企业自身特色,在细分领域中同样能取得属于自己的一杯羹!
-
45活动报道ACTIVITY REPORTS
中小型磁元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在哪里?
自“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以来,全国各个行业开始了数字化转型进程,以期赶上这趟时代发展的顺风车。
据《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报告》显示,中国电子制造业呈现出自动化水平低、劳动力密集;人工检测为主,人工检测存在主观性强与精准度低;设备管理精度要求高等问题。日益旺盛的磁性元器件行业客户个性化需求,使得用户增值服务成为行业转型发展重点,而以数据洞察为驱动的新价值网络的构建为下游客户提供更主动、精确和高效的服务。
磁性元器件行业领头羊企业均已数字化转型
当下,各行业“领头羊”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笃定方向,亦涌现出众多成功案例。以磁性元器件行业来说,顺络电子、京泉华、铭普光磁、力王高科、瑞硕电子、双菱、柯爱亚等磁性元器件企业率先进行数字化转型,如今已品尝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硕果,更是在今年科彼特杯行业评选中,荣获磁性元器件数字化应用奖。
顺络电子作为磁性元器件行业头部企业之一,在刚刚结束的第18届(华南)磁性元器件产业链峰会上,其汽车电子事业部生产经理李官明介绍,目前顺络电子产线数字化比例接近80%,其中全自动化产线均已完成数字化改造,内部系统和数据已实现私有云联网,并通过私有云服务器保存数据,以备客户溯源用。与会观众现场聆听先进企业数字化生产经验,收获颇丰。
顺络电子汽车电子事业部生产经理李官明在
第18届磁性元器件产业链峰会上分享《数字化助推精益生产》
虽然如今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磁性元器件行业的普遍共识,为何仍只有头部几家磁性元器件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呢?
初期投入成本高 分段式数字化或是未来主要模式
记者采访调研多家磁性元器件企业发现,数字化转型初期投入成本高成为许多中小型磁性元器件企业迈向数字化的重要阻碍。
要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从设备层面来说,磁性元器件企业需购置监测设备、检测设备、工业机器人、自动化产线等基础数字化设备,才能满足实时监测、设备控制、数据处理、过程追溯、故障诊断、人员监控、质量管控、安全监控等要求。
从数字化软件系统角度来看,磁性元器件企业还需有CRM、ERP、MES等多个数字化系统,才能实现全面的客户、市场、物料、库存等方面的数字化管理。据哔哥哔特产业研究室统计,如今市面上主流的数字化工业软件主要包括研发设计类、生产管控类、管理运营类、工业云平台四大类共十余款数字化软件。其中,资源管理计划系统ERP的应用比例高达82.39%,为磁元件企业应用比例最高的工业软件;其次,车间制造信息管理系统MES应用比例排名第二,占比13.38%。
每一个环节的数字化转型都需要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对许多磁性元器件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磁性元器件企业而言,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依据《2021中国信息产业年鉴》统计,2021年末,我国规模以上磁性元器件企业仅有333家。中小型磁性元器件企业作为磁性元器件行业的重要构成者,在数字化转型中,需先分析企业本身在生产环节、采购环节、管理环节等各环节中所需成本,以及数字化转型之后降本增效的程度,来优先考虑利益最大化的环节进行数字化。
铭普光磁数字化总监石田黄此前就跟记者分享,铭普光磁在推行数字化转型升级中便采取了从点到线,再到面,分批建设的形式。即选择一个产线或一类产品,快速实施落地,对比升级前后效果,亮化收益,坚定决策者信心,再从点到线、到面全面铺开。
此前,《磁性元件与电源》记者通过采访国内知名磁性元器件企业,了解其数字化生产经验,更多内容,可详见《实战企业教你磁性元器件数字化转型如何走》。(扫描下方二维码可查看)
如同此前自动化转型过程中,磁性元器件行业在前期大多采用分段式自动化,数字化转型同样可采取分段式数字化的方式,这一模式或许是未来中小型磁性元器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模式。
多重难题 数字化转型征途漫漫
领益智造副总裁周济群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领益智造内部已建立各种各样的数字化系统,但由于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不互联,所以还需要用人工到各系统中收集数据,再进行人工数据处理,数据互联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局部性的工业互联网。
无独有偶,京泉华IT总监湛超亦提到,数字化管理系统、平台多,运行稳定性不够,数据对接、交流存在风险。目前,京泉华正在考虑使用数据中台,把不同系统数据通过数据中台管理,提高数据交流稳定性。
幸运的是,记者了解到,在7月13日的2022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京东集团副总裁高礼强就提出要打破当前“孤岛式”数字化,建设数智供应链,统筹生产、流通、管理、服务各环节数据。
未来,随着各数据间实现互联,对于中小型磁性元器件企业而言,能更便利提升生产管理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实际上,除了前期投入成本高,数据不互联以外,当前磁性元器件企业数字化转型仍面临专业人才缺乏,部分产线数字化改造难度相对较大等难题。数字化转型并非是一件一蹴而就的易事,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漫长征途。
然而,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不尽快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必会被时代淘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中小企业研究室副主任许英杰表示,今年以来,在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积极推进下,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积极进展。比如,工信部围绕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积极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主动支持数字化赋能平台发展,切实鼓励各类主体做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
随着国家、地方层面对企业越来越多的支持,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中小型磁性元器件企业踏上数字化转型之路。
2022华东磁性元器件产业链峰会启动
在前不久落下帷幕的第18届磁性元器件产业链峰会上,共有500多家华南地区知名重大企业,逾1900人参会。
第18届华东磁性元件产业链峰会展示区现场
作为大中华区磁性元器件和电源行业专业垂直媒体,哔哥哔特资讯平台在连接磁性元器件企业和自动化设备生产商、磁性材料厂商,有产业纽带的独到作用,应华东地区磁性元器件和电源产业链需求,哔哥哔特资讯于今年9月16日,在苏州太湖国际酒店举行第19届磁性元器件产业链峰会。本届峰会将继续围绕磁性元器件“数智化转型”,邀请先进企业代表带来详尽分享。据悉,本届磁性元器件产业链峰会由哔哥哔特商务网、《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主办,广东省磁性元器件行业协会、深圳市工业互联网行业协会协办,并受到广东省机器人协会、中国电源学会磁技术专业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后续演讲主题、参会展商等精彩内容还将一一呈现,敬请关注后续报道。
如今,第19届磁性元器件产业链峰会报名渠道已然开启,欢迎感兴趣的磁性元器件产业链从业者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参会:
-
47活动报道ACTIVITY REPORTS
智能快充分会场重磅嘉宾全揭晓!2022CESIS不见不散
9月29日,2022’中国电子热点解决方案创新峰会(简称:2022CESIS)将于深圳深铁皇冠假日酒店5楼宴会厅正式举办。现场将汇聚2000+上下游合作商,另有40+方案供应商轮番演讲,20+专家现场探讨,共涵盖8个年度热点话题,并携手100+展商解锁热点应用。
智能快充作为2022CESIS年度热点话题之一,受到行业的紧密关注。近年来,体积小型化、高功率密度的发展趋势下,PD电源、氮化镓、功率器件等一度成为智能快充行业的话题关键词。作为消费电子品类,智能快充兼具高功率密度及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备受市场应用青睐。
为了更好地解决应用需求,2022CESIS分会场——第七届(深圳)智能快充与Type-C技术研讨会将着重针对PD电源的高功率密度、高性价比方案展开探讨,助力智能快充市场的快速渗透发展。以下是第七届(深圳)智能快充与Type-C技术研讨会的五位重磅演讲嘉宾阵容。
l| 倪荣林
瑞萨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首席系统工程师
拥有十年以上电子和半导体行业从业经验;曾在国内知名上市公司从事各种定制开关电源研发设计工作;曾在欧洲知名半导体公司应用和市场部从事电源和功率器件应用支持和市场推广工作;现在瑞萨电子工业和基建事业部从事专业照明产品市场推广工作。
演讲主题:《新一代ZVS解决方案助力性能卓越的快充电源》
关于瑞萨电子
瑞萨电子(TSE: 6723),科技让生活更轻松,致力于打造更安全、更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作为全球微控制器供应商,瑞萨电子融合了在嵌入式处理、模拟、电源及连接方面的专业知识,提供完整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成功产品组合加速汽车、工业、基础设施及物联网应用上市,赋能数十亿联网智能设备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l| 王振岗
P.LEO 彼利奥集团有限公司 业务经理
英国Leicester工商管理硕士,曾任职于UL公司近20年,熟悉UL的运作流程和测试细节,对UL绝缘系统和各种新能源汽车用车规线材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希望可以帮大家更好更透彻地理解P.LEO公司多层次的UL绝缘系统(OBJS2) 和丰富有特色的产品。
演讲主题:《UL绝缘系统(OBJS2)及完全绝缘线(FIW)应用介绍》
关于香港彼利奥集团(P.LEO & CO., LTD.)
成立于1973年自今,已有半世纪之久,一直专注电气绝缘材料供应及专业的UL系统顾问和授权服务。同时, 彼利奥P.LEO绝缘胶带拥有多达40个绝缘系统,等级由Class B 130℃ -- Class S 240℃等,为客户提供绝缘胶带的替代方案,解决产品在UL系统上困难。
l| 钟任生
华羿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技术专家
十几年致力于半导体功率器件的应用研究,研究方向有AC-DC、DC-DC、DC-AC、BMS、电机控制等;拥有功率器件和电源方面的应用专利十几项。
演讲主题:《华羿微电BMS功率器件解决方案》
关于华羿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华羿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羿微电”),成立于2017年,隶属于华天电子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功率半导体器件设计、封测、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通过自主创新、技术积累和市场拓展,现已形成以芯片设计、整体应用DEMO方案及领先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体系。现公司已量产的中低压MOSFET产品多达400多个型号,封装外形有TOLL、TO、PDFN、SOP、CSP、IPM六大系列60余种封装外形,年生产能力达到48亿块,正在为全球超过1500余家企业提供高性能、高品质功率器件产品及全方位的技术和售后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家用电器、消费电子等领域。
l| 刘永向
微硕半导体有限公司 市场应用总监
从事半导体行业12年,专注于MOSFET市场销售9年;负责公司产品市场推广,规划并拓展公司产品线。
演讲主题:《PD智能快充的分布》
关于微硕半导体有限公司
WINSOK为一家专业功率半导体元件及类比IC的设计公司。透过对产品的持续创新,WINSOK结合市场需求不断接受新挑战,持续精益深耕技术研发,致力提供卓越的设计和性能可靠的产品,以快速的响应与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为客户和员工创造价值,并保持不断累积和突破,开拓持续永久发展,让WINSOK能为全球智能化的进程尽一份努力,进而成为世界卓越的设计公司。
l| 张大江
珠海镓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市场总监
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从事电源及功率半导体行业14年,先后担任国内企业电源研发工程师,万国半导体(AOS)功率MOSFET现场应用工程师、宽禁带产品线(GaN和SiC)市场工程师及快充MOSFET产品线经理。其主导规划的快充同步整流MOSFET在国内首个快充产品上实现了量产,长年市场占有率达第一。其主导规划的氮化镓快充专用同步MOSFET以高效率、高可靠性深受业内好评。
演讲主题:《氮化镓成就绿色能源未来》
关于珠海镓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珠海镓未来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于第三代半导体GaN-on-Si 器件技术创新研发与应用的高端氮化镓功率器件设计制造商,核心团队由IEEE Fellow吴毅锋博士领衔,南科大及前华为海思化合物半导体创始成员组成,具有成熟的产业化研发和市场运营经验。 镓未来致力于为业界提供从30W到10KW的氮化镓器件及系统解决方案,并可实现10KW和900V氮化镓器件的量产。目前,镓未来已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境成资本、珠海科创投、大横琴集团等,融资金额过亿。未来,镓未来将通过核心技术自研+全产业链的布局,推动高端氮化镓功率器件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2022CESIS分会场——第七届(深圳)智能快充与Type-C技术研讨会,与您不见不散!
-
49市场解读MARKET INTERPRETATION
车桩比失衡 超充、储能显神通
在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新能源汽车成功步入我国市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000万辆,正式突破“千万”大关。
图片来源:公安部网站
国内充电桩现状
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同时也带动了充电桩产业。
“十一五”时期,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我国市场,彼时国内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低,充电站建设工作主要由国家电网承担。后来,国家电网全面放开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与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民间资本开始涌入市场,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等一批充电桩企业就此崛起。
2020年,“充电桩”被纳入“新基建”,大量新玩家涌入充电桩市场,也是这一时期,充电桩迎来快速发展时期。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261.7万台,同比增长224.3%,服务近800万辆新能源汽车。
然而,2021年新能源汽车暴涨,远超充电桩建设速度,车桩比仅有3:1。中汽协副总工程师徐海东表示,我国车桩比目前是全球最高。
电动车成“电动爹”? 车桩比失衡是症结所在
虽然国内车桩比已走在世界前列,但事实上,我们仍能听到许多新能源汽车车主吐槽,电动车充电麻烦,电动车变“电动爹”。究竟这是为什么呢?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中要求,至2020年,我国车桩比要达到接近1:1的合理水平。时至今日,目标并未实现,充电桩建设缺口仍在。
近日,国家能源局介绍:“截至今年6月,中国累计建成392万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预计2025年将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若以理想车桩比1:1计算,则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与充电桩保有量均为2000万。
然而,新能源汽车已加速电门,进入快速产销的时期,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便从130万辆发展到350万辆,加剧了车桩比失衡的情况。
根据彭博社新能源财经最新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长期展望》(EVO)报告预测,到2025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7700万辆,这意味着2025年车桩比仍极有可能处于不平衡状态。为满足快速扩张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要,未来五至十年,势必会迎来充电桩建设潮。
此外,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显示,99.3%的公用桩用户会首选快充。然而,公用桩中快充占比仅为四成,与用户实际需求不匹配。有消费者反映,传统慢充需要充电十几个小时,使得车主大多去寻求快充,实际上许多充电桩都成了摆设,遍地“僵尸桩”。若按实际利用来计算,国内车桩比还远远达不到3:1。
超充建设刻不容缓 带来多大磁性元器件市场
庞大的充电桩建设缺口与消费者对充电速度的要求,使得超充建设刻不容缓。
若以2025年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以及车桩比1:1的目标来看,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仅建成392万充电桩,则还有1608万台超充有待建设,未来三年超充市场体量可想而知。
对于磁性元器件企业而言,超充市场也成为了一个新蓝海。一台120kw的超充中,大功率磁性元器件需求量有80颗,磁性元器件价值约2400元,以此计算,则到2025年,超充市场磁性元器件需求量约12.86亿颗,市场规模达385.92亿元。
且随着超充往高功率方向发展,及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增长速度,届时将远超2000万辆车,因此超充规模及相应磁性元器件规模也将超出这一估算。据悉,京泉华、铭普光磁、麦捷科技、大忠电子、普晶电子等磁性元器件企业都将超充市场纳入到接下来发展的规划当中。
超充场景下 磁性元器件往大功率、模块化发展
巨湾技研充电事业部高级总经理彭文科表示,为适应超充大功率需求,磁性元器件要往大功率、模块化方向发展。他指出,磁性元器件单模块的功率需要不断快速向上突破,这就需要重新选型,推出更高功率的磁性元器件。此外,功率的提升需要更多磁性元器件的叠加,为尽可能缩小体积,磁性元器件还需要往模块化的方向发展。
铭普光磁高级工程师李礼鹏表示,铭普光磁已有一些磁集成的大功率高频磁性元器件在开发与应用。针对超级快充客户量产需求来到之前,已规划一批大功率磁性元器件的开发、测试、可靠性试验,以及功能、体积改善等工作。
京泉华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张文举透露,京泉华的部分磁性元器件已应用在120kW-200kW系列的大功率充电桩。2022年,京泉华将进一步丰富充电桩类客户群,重点关注并推广超级充电桩市场,预计2022年在充电桩市场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大于50%。
超充建设速度有限 储能电站成“灵丹妙药”?
虽然近两年超充建设速度已逐渐攀升,但依旧难赶新能源汽车产销速度。仅靠大力建设超充,仍难以解决车桩比失衡的困境。因此有人提出,或能通过建设储能电站来解决这一难题。
近两年,由于“双碳”目标的提出,“储能”已然成为各行各业热议话题。而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巨大耗电量,再次让“储能”成为了业内人士探讨的焦点。
以一台作为代步车的新能源汽车计算,一周用电量约为50度,则一年一台新能源汽车用电量约2600度。按照《新能源汽车市场长期展望》报告预测,到2025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7700万辆,届时国内新能源汽车用电量将超2000亿度电,仅靠超充难以实现如此庞大的供电需求。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储能电站。
去年,《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中,对现行分时电价机制作了进一步完善,当中指出峰谷电价价差原则上不低于4:1;其他地方原则上不低于3:1,尖峰电价在峰段电价基础上上浮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0%。这将进一步拉大峰谷电价价差,为引导电力用户削峰填谷,促进储能电站、储能系统加快发展释放清晰强烈的价格信号。
对于新能源汽车车主而言,储能电站的建设可使其实现错峰充电、低价用电。
对于磁性元器件企业而言,储能也是其未来开辟的重要市场领域,储能电站中所需的EMC用共模电感/差模电感、工频隔离变压器、高频隔离功率变压器、驱动变压器、信号隔离变压器等磁性元器件将迎来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小结:
记者了解到,由于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如今已有众多磁性元器件企业加入这一赛道。然而其对于充电桩领域却没有太大的重视。
实际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离不开充电桩。当前,车桩比严重失衡,亟需更多的企业与资本投入建设,此刻,正是磁性元器件企业入局的良好时机。
值得留意的是,充电桩建设速度有限,为解决车桩比失衡困境,储能电站市场或将受益,磁性元器件企业更要把握住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风口,加速入局超充、储能市场。
入局市场的前提是对超充、储能技术的掌握。今年9月29日,哔哥哔特资讯将在深圳举办2022’中国电子热点解决方案创新峰会。会上还有“第12届(深圳)新能源汽车BMS与超充技术研讨会”和“第三届(深圳)光储充技术创新研讨会”两大专场,届时将会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阐述超充、储能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欢迎感兴趣的行业人士报名参会!
-
51市场解读MARKET INTERPRETATION
从半年度报告看磁性元件企业下半年如何走
截至8月24日,已有6家磁性元件企业公布了2022半年度报告。
由表1可看,今年上半年各家上市磁性元件企业总营收均超十亿。
顺络电子、风华高科两家磁性元件企业虽总营收位列行业前茅,但与去年同期相比,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却略有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京泉华、铭普光磁两家磁性元件企业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了1180.62%,1222.34%,而可立克更是成为除顺络电子、风华高科外,市值突破百亿的磁性元件企业。
2022上半年,各家磁性元件企业究竟经历了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在困境中逆势增长,且看本文一一讲解。
多重挑战
两家磁性元件龙头企业业绩同比下降
作为国内磁性元件行业龙头企业,2022年上半年,顺络电子营收 21.36 亿元,同比降低 7.58%;净利润2.94 亿元,同期下降 28.55%; 风华高科营收 21.18 亿元,同比降低 21.47%;净利润3.68 亿元,同比降低 27.21%。
报告数据显示,顺络电子和风华高科总营收与净利润均同比下降,这意味着上半年,两家磁性元件企业面临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多重挑战。
《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记者整理归纳了上市磁性元件企业半年度报告中提到的2022上半年磁性元件企业普遍面临的风险:
1.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产品需求量下降
上半年新冠疫情反复、俄乌冲突爆发、结构性缺芯持续,国内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整体市场需求量下降,尤其传统消费电子领域萎靡,使得磁性元件需求量下降。
记者了解到,家电、通讯等消费电子市场作为磁性元件传统应用领域,需求却持续疲软。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家电市场销售规模3609亿元,同比下降11.2%;上半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约1.34亿部,同比下降16.9%,创下2015年以来最差的上半年销量成绩。传统消费电子市场下滑,使得相应磁性元件产量降低,呈现量价齐跌情形。依据行业预测,今年3 季度传统消费电子领域依然疲软,产品库存积压严重,经营压力依然存在。
2. 汇率波动风险
多家上市磁性元件企业均有出口业务。上半年受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影响,人民币升值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磁性元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且汇兑损益造成磁性元件企业业绩波动。
3. 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压力大
上半年大宗商品交易价格波动剧烈,磁性元件所用的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加强了磁性元件企业经营的难度。
4. 新能源等新兴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越来越多磁性元件布局新能源领域,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对磁性元件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储备、人才储备有着更大的考验。
面对市场带来的新考验,顺络电子与风华高科两家磁性元件企业进一步扩大了在汽车电子、储能、光伏、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型产业上的布局。
报告显示,报告期内,顺络电子推出的汽车用高可靠性电子变压器、电动汽车 BMS 变压器、高可靠性各类电感等磁性元件产品,在技术性能及质量、管理上已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已经被海内外众多知名汽车电子企业和新能源汽车企业批量采购,大量新业务正在设计导入过程中,为公司产品在全球汽车电子市场的全面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风华高科亦成功导入新能源汽车行业标杆客户全系列车规产品。
新兴市场崛起
京泉华、铭普光磁净利润同比突飞猛进
报告显示,京泉华、铭普光磁两家磁性元件企业不仅实现营收同比上升,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了1180.62%,1222.34%。增长速度如此之快,背后原因为何?
哔哥哔特产业研究室今年推出报告,提出“服务器、光伏、储能、超级充电桩、新能源汽车”五大领域将在2022年逆势上行,成为磁性元件行业的主要驱动力。《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记者发现,本次净利润增长速度最快的两家磁性元件企业均提到在新能源领域积极布局,或许是这两家磁性元件企业高速发展背后的秘密。
报告显示,京泉华早早便开始在新能源汽车电子、光伏储能等新兴产业布局,这两年更是不断加大投入,京泉华技术研究院计划构建新能源汽车车规级的电磁组件设计平台、电磁组件的 7 类结构模型平台、5G 通信网能机械+智能管理模块等。
据悉,京泉华现有产品已基本涵盖了光伏及储能、新能源汽车电子和消费类电子领域的全系列磁性元件产品,可为客户提供相关电源及组件产品的一站式供应、一体化服务。
铭普光磁则致力于成为数字化和新能源领域的优质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提供者。
东数西算与5G产业的发展使得近年来对网络磁性元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报告期内,铭普光磁成功研制了全自动化生产的片式网络变压器,获得了龙头通信供应商产品认证,成为首家实现片式网络变压器量产并正式替代传统网络变压器的供应商。不仅改变了行业发展模式,颠覆了行业格局,也填补了网络变压器市场缺口。
在汽车电子、新能源等新兴领域,铭普光磁同样获得了一定的研发成果。据悉,铭普光磁正不断地加强车载相关高端磁性元件产品的研发及投入,得到了国内外部分知名汽车电子及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高度认可,现已成为国内外主流车企及汽车电子厂商的正式供应商,并实现批量供货。
此外,铭普光磁还成功研发了新能源设备用灌封电感、共模/差模电感、贴装变压器等磁性元件,及通信用光伏供电系统、通信基站光储系统、便携式户外储能电源等系列产品。
磁性元件企业可立克市值破百亿
今年上半年,可立克成功突进百亿大门,成为第三家市值破百亿的磁性元件企业。
回看2022上半年,可立克主要在光储充领域发力。
报告显示,可立克在光伏领域,已成功研发了320KW级别的大功率光伏逆变器用升压电感和逆变电感,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和竞争力,同时公司已经形成光伏用升压电感、逆变电感、共模电感、差模电感、驱动变压器以及辅助变压器等磁性元件系列产品。
在充电桩领域,可立克已量产15KW-30KW级别的充电桩模块用磁性元件;成功研发水冷式40KW级别的充电桩模块用磁性元件;开发出了单拓扑结构、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的50KW&60KW的快充三相水冷磁性元件。值得一提的是,可立克还开发出了175KW&350KW超级充电桩用水冷高频磁性元件。
除了在光储充领域取得卓越成果外,可立克上半年在磁性元件项目上动作频频。先后募集资金用于安徽光伏储能磁性元件智能制造项目、惠州充电桩磁性元件智能制造项目和汽车电子磁性元件生产线建设项目。此时的投入也势必为下半年可立克的成果埋下种子。
目前,光伏、储能及充电桩行业正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磁性元件企业入局,也让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针对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京泉华表示,将通过加大自动化智能制造投入及产品模块化平台的建设,以提高公司磁性元件等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从磁性材料企业市场布局看磁性元件热门领域
磁性材料企业作为磁性元件企业的上游客户,其市场布局往往也能看出磁性元件的热门领域。
记者查阅了横店东磁、天通股份、东睦股份三家知名磁性材料企业半年度报告,梳理了其主要市场布局。
报告显示,横店东磁主要从事“磁材+新能源”两大产业群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提供一站式技术解决方案,其产品主要应用于家电、汽车、光伏新能源、消费电子、通信通讯、大数据中心、充电桩、智能终端、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天通股份则侧重于新能源汽车电子与光伏领域的布局。据悉,报告期内,天通股份软磁材料在汽车电子领域仍保持了 80%以上的增速,目前立项新品中汽车电子类产品占比超过 80%。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满足大电流、大功率、高频小型化等光伏应用场景的需要,报告期内,天通股份依托在铁氧体软磁领域的优势,积极布局金属磁粉芯业务,与多家下游主要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东睦股份SMC(软磁材料)板块销售收入实现持续快速增长,销售收入 2.92亿元,同比增长 23.30%,已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 16.57%。收入增长的主要市场来源为光伏逆变器、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桩等。如今,SMC板块已被东睦股份明确作为最优先级发展方向,为此,公司分别于 2022 年 3 月和 7 月完成对浙江东睦科达和德清鑫晨公司股权收购事项,促进 SMC 板块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小结:
从2022上市磁性元件企业半年度报告可以看出,上半年,磁性元件行业“危”与“机”并行。对于磁性元件企业而言,如何化“危”为“机”呢?
面对汇率的不断变动,磁性元件企业需加强对汇率变动的分析,及时掌握外汇行情,并据此适当调整出口磁性元件的数量与定价。此外,由于当前国际环境复杂,磁性元件企业在拓展海外业务方面还需更为谨慎。
面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无论是上涨带来的材料成本压力,还是下滑后带来的积压库存压力,对磁性元件企业来说,除了加强原材料价格变动趋势分析提前做出反应,也要在“上下”两面做功夫。既与上游供应商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提高原材料采购管理水平和议价能力。又要继续增强企业品牌知名度,逐步提高自身的议价权,适当的通过产品涨价等方式向下游客户合理转移成本上涨压力。此外,还需不断寻求除原料成本外其他控制成本的方式,开拓新的利润增值点。
国际市场还有待恢复,传统消费电子领域市场疲软,让新能源领域成为不少磁性材料企业与磁性元件企业布局新方向。记者梳理了各上市磁性材料/磁性元件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情况:
从表2各企业市场布局可看,新能源领域确已成为磁性元件行业发展新动能。其中光伏、新能源汽车两大市场更是备受上市磁性材料/磁性元件企业的喜爱。
有企业反映,虽然新能源市场体量可观,但随着近两年入局的磁性元件企业越来越多,市场竞争加剧,恐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实际上,磁性元件企业大可不必过分担忧。一来,新能源市场还处于初期高速发展的阶段,对磁性元件的需求量还远远未达到饱和状态。二来,行业竞争本属于市场常态,对于企业自身而言,面对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兴市场,更要强调技术创新,持续不断地进行研发投入。唯有在保留企业自身产品独特优势的同时,提高产品品质、制造稳定性及交付能力,才能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在新能源市场中取得一席之位。
资料参考:各上市磁性材料/磁性元件企业半年度报告
-
53独家报道THE SCOOP
订单超2000万!平面变压器高频损耗怎么解决
近日,聚能创芯利用氮化镓的高频特性优势,推出了两款基于全套自研氮化镓器件的300KHz高频氮化镓快充参考设计,其中磁性元器件解决方案则来自于国内知名电子变压器企业四川经纬达。
经纬达65W 氮化镓快充平面变压器
据了解,目前经纬达有4个能够独立设计平面变压器的设计工程师,可提供氮化镓充电器用平面变压器、共模电感、PFC电感在内的磁性元器件整体设计方案,解决不同功率段快充需求。
经纬达从2020年年底开始初步导入氮化镓配套磁性元器件解决方案设计,2021年2月产品进入量产阶段,7月开始正式批量供货,到2022年3月平面变压器营收已超2000万元。仅5月以来,新增订单就超过1000万元。
经纬达65W 氮化镓快充平面变压器
目前氮化镓快充超过100KHz的频率成为新起点,聚能创芯这两款氮化镓快充设计参考频率更是达到300KHz。随着功率器件功率器件的开关频率大幅提升,高频情况下各种寄生参数逐渐影响快充效率,如何消寄生参数影响,降低高频损耗,提升快充效率是电子变压器厂商急需解决的问题。
高频损耗问题克服难度相对较高,需要电子变压器厂商优化原有设计结构,因为频率越高,穿透深度的要求也更高,铜箔的厚度需要得更薄,以降低趋肤效应带来的影响。
针对如何解决平面变压器高频损耗、提升快充效率这一难题,经纬达李胜东提到,除了选用DMR96A等高频磁材外,在平面变压器的设计方面也做出了多重优化。
第一,充分考量高频所带来寄生参数的影响。比如针对高频的情况下EMC、EMI的处理难度更高,那我们会考虑一些更优秀的磁材结构来做出设计,协助电源工程师解决电磁干扰问题。
第二,通过PCB叠层结构降低交流阻抗,因为交流电阻是影响平面变压器损耗最主要的因素。
第三,降低分布电容,提高电源MOSFET效率。如果集成电容过大,会导致MOSFET发热厉害,进一步电源效率降低。
第四,设计的过程对参数进行初期的热仿真和磁仿真,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同时,通过仿真也可以了解平面变压器的损耗到底有多少,进而降低平面变压器的损耗,提升平面变压器效率。
经纬达采用新一代变压器设计技术,设计出的平面变压器,与相同的有效体积的传统线绕型变压器相比,其平面变压器的热阻下降高达50%。
电子变压器设计过程中,不光有趋肤效应,还有临近效应的影响,两者会对电子变压器厂商设计能力提出极高要求,需要电子变压器厂商充分考量和取舍,以形成满足性能要求,且成本较低能够产业化的产品设计方案。
-
55独家报道THE SCOOP
营收9000万+ 占比超40%+ 车载绝缘线成业绩压舱石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1-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27.9万辆和319.4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2.1%,高速增长的市场及未来巨大的市场潜力,不断吸引车载绝缘线企业入局,但车载绝缘线严苛的使用标准却将众多新晋车载绝缘线企业挡在了门外。
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冠绝全球,但具体到车载绝缘线等相关的电子元器件,国产化比例仍有待提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车载绝缘线准入门槛高,测试标准严苛,导致整车厂对于绝缘线企业的选择更为谨慎,一旦纳入供应体系,没有产品质量问题轻易不会变动。以新能源汽车车载绝缘线UL认证为例,其认证难度就远远高于普通测试认证。
车载绝缘线·UL绝缘系统认证等级
除了耐温等级,UL认证的难度更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认证费用高。相比于普通电子产品认证,车载绝缘线认证费用更高,耗资在100万元以上。
认证周期长。车载绝缘线认证周期长达2-3年,远高于普通测试认证。
认证材料复杂。车载绝缘线需要搜取的材料种类多,更长的认证周期进一步增加认证材料数量,失败的风险高。
2022年5月,苏州宇盛电子有限公司绝缘系统通过UL实验室Class F认证,使得其车载绝缘线产品可以满足更高等级155℃的耐温安全性能要求。2013年1月绝缘系统Class B-Table I正式发布, 2022年5月绝缘系统更新至Table VI,并正式获得UL实验室认证。
绝缘系统(Electrical Insulation System,简称EIS)是由漆包线、三层绝缘线、骨架、绝缘胶带、凡立水、挡片、绝缘导管、封装材料等多种绝缘材料相互搭配从而达到一定耐温等级的材料组合体,广泛地应用于变压器等电子元器件。目前,车载绝缘线市场主要仍掌握在美国绝缘线企业手中,国内车载绝缘线企业寥寥无几,宇盛正是其中之一。早在2013年11月,宇盛绝缘系统Class B级-Table I就已正式获得美国UL实验室认证,并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光伏等热门赛道,2019年车载绝缘线正式开始量产,2020年营收占比达到5%。宇盛总经理陈红星表示,“截止2022年第二季度,宇盛营收已超过9000万元,车载绝缘线占比已提升至40%,预计年底可达60%。”
宇盛车载绝缘线营收占比情况
2021年宇盛产能达132000万米,营收达1.5亿元,根据哔哥哔特产业研究室数据推算,结合今年产销情况数据,预计宇盛可坐稳国内绝缘线行业第三把交椅。
宇盛2019-2022年产销情况
绝缘材料的耐热性能决定了绝缘系统可承载额定载流量大小,正是得益于车其产品性能和耐温等级不断提升,才有了新能源汽车绝缘线销量的节节攀升。
此次绝缘系统通过UL认证Class F 155℃耐温等级,意味着其绝缘系统既可拓宽应用范围至更高等级的高压电缆等相关产品,涵盖更广泛的绝缘系统要求,同时也缩短了销往北美等国外区域产品的时间周期,为自主品牌顺利进军北美市场打下坚实基础,推动宇盛产品全球化市场开拓进入快车道。
-
57热点追踪HOT SPOT TRACKING
高温限电 听听川渝地区磁性元件企业怎么说
8月14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联合下发《关于扩大工业企业让电于民实施范围的紧急通知》,要求15日起工业电力用户“让电于民”,停产停工6天。然而高温天气持续,电力供应依旧紧张,限电期限延长至8月25日,限电总时长达11天。
无独有偶,受高温天气影响,用电需求攀升,供电缺口严重,重庆、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也纷纷发布限电令,让电于民。
那么本轮限电限产,对于当地的磁性元件企业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经纬达科技坐落在四川省绵阳市,正处本次限电地区的范围。经纬达副总邢立刚在接受《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受本次限电影响,经纬达已经停工停产10天,导致部分产品不能及时交货,苦不堪言。
实际上,去年受煤价高企与能耗双控的影响,全国就曾出现大规模限电限产,彼时经纬达也受到了影响。邢立刚表示,接下来几年,高温天气与能耗双控还会持续,限电限产很有可能常态化,我们也正在考虑未来建设储能电站来解决供电问题。
因川渝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水力发电充沛,在兼顾能源、市场等方面的情况下,2021年桐乡耀润在重庆兴建厂房,并决定将未来生产主力放在重庆厂区。
记者从桐乡耀润技术总监茅柳强处了解到,虽然本次限电并没有波及到桐乡耀润的重庆厂区,但也让他们意识到, 川渝地区作为以往给我国输电的主力军,同样也会面临缺电难题。水力发电存在不稳定性,若要保证未来企业的稳定持续用电,必须建设储能电站!
茅柳强表示,以往并没有太关注到储能这一领域,但近两年国内几次大规模限电,未来企业会考虑往储能方向布局。
据悉,除了磁性元件企业外,川渝地区还坐落着包括英特尔、安森美、士兰微、华微电子在内等多家半导体产业链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子制造业产业链供应。
小结:
面对缺电现象,许多人第一反应是建立更多的发电厂,提高发电量。实际上,本次限电最为严重的川渝地区,发电量并不低。
川渝地区地处二三级阶梯交界,是我国电力资源最为充沛的地区,四川更是我国水电第一大省。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四川总电力装机容量1.14亿千瓦,其中,水电8887.02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77.72%。
在电力本充沛的地方继续建设发电厂来应对极端天气造成的缺电现象,很容易在其他时段电力过剩,造成电力浪费。针对川渝地区发电总量大,但季节性、气候性缺电的情况,最好的解决方式便是建造能“削峰填谷”的储能电站!
记者发现,经过这两年国内几次大规模的限电,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未来储能产业的发展前景。行业人士预测,将来工业限电或成常态,磁性元件企业更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
-
59热点追踪HOT SPOT TRACKING
总理视察比亚迪: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
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比亚迪总部视察。
李克强说到:“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我们会继续免征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此前已经历两次延期。2014年,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首次执行,并于2017年底到期。由于在此期间,有效刺激了新能源汽车消费,这一政策延期至2020年末。2020年3月,受新基建政策与疫情影响,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再次被延长至2022年底以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在7月2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便提出了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这代表我国第三次对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进行延长,将继续为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注入动能。
此次视察比亚迪总部,李克强总理还表示,要用市场的办法,看看中国能打造几个王牌出来!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要争当王牌!
实际上,近几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迅猛,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比世界新能源汽车份额59%,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毫无疑问的全球领跑者。
国家与政府频频出台利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足见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重视!如今,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
然而,有关新能源汽车BMS及超充技术仍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难题,备受行业人士关注。为此,哔哥哔特资讯将于9月29日在深圳举办2022’中国电子热点解决方案创新峰会,并设立“第12届(深圳)新能源汽车BMS与超充技术研讨会”专场。当前活动正火热报名中,欢迎感兴趣的行业人士报名参会!
-
61热点追踪HOT SPOT TRACKING
千亿车联网市场规模 带给磁元件企业哪些新机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提出,鼓励在条件相对可控的场景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活动。
图源:交通运输部
无独有偶,武汉、重庆两地政府部门也于近日发布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并向百度发放全国首批全车无人化示范运营资格,允许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在社会道路上开展商业化服务,是国内自动驾驶迈向商业化的重要里程碑。
众所周知,自动驾驶考验的不仅是“车”本身,对于“路、云、网”等方面也有极大的要求,而这便离不开车联网的网络建设。
此前深圳发布的《深圳精机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是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现已在8月1日正式实施。
5G产业与自动驾驶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车联网市场规模高速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2020年我国车联网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95%,预测2022年车联网市场规模达2771亿元。前瞻研究院则预测,随着我国车联网用户的规模逐年提升,车联网市场规模有望在2026年达到8000亿元。
车联网市场规模的扩张让网络变压器企业寻得新的市场增值点。记者了解到,铭普光磁、经纬达等变压器企业近年来也加大了新型网络变压器的投入。
铭普光磁在近期答投资者问中表示,2021年铭普光磁通信磁性元器件实现营收12.53亿元,占公司整体营收56.01%。在车联网的推动下,车载网络对高速率传输、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因此对电子变压器、电感器也提出了高频、低损、稳定的要求。铭普光磁便在传统网络变压器产品的基础上进行的迭代升级,如今,公司片式网络变压器已正式接替传统网络变压器大量供货。
值得一提的是,铭普光磁近期还推出了汽车级网络变压器,产品支持多种应用于汽车的技术,且该网络变压器产品设计的工作温度范围从-40℃到+125℃,用于信号滤波,隔离,可靠性高,满足AEC-Q200汽车质量要求。
针对传统网络变压器占板面积大,人力成本大,交付期长的缺点,经纬达自主研发了新型分离式网络变压器——CHIP LAN。据悉,经纬达所产分离式网络变压器从2020年便开始布局,如今已能实现自动化量产。此前,经纬达董事长王强便表示,经纬达现已成为专业的网络变压器方案供应商,未来在车联网市场可望大放异彩,向市场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器件、EMC器件及能源转换等器件。
除用于信息传输的网络变压器,汽车级电感器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多。顺络电子作为国内较早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领域的磁性元器件企业,其有关汽车电子的产品便涵盖了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自动驾驶系统、车联网等。
但要注意的是,由于传统汽车市场供应链已基本稳定,国内入局汽车电子领域的变压器企业、电感器企业屈指可数。如今,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领域,中国已走在世界前列,正是重新建设汽车产业链的良好时机。在时代风口下,国内磁性元器件企业又会交出怎样的答卷,我们拭目以待。
-
63热点追踪HOT SPOT TRACKING
百强城市GDP出炉 对磁性元件企业有何启发
随着全国各大城市2022年上半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发布,上半年百强城市GDP排名角逐之战落下帷幕。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国经济总量达到56.26万亿元,同比增长2.5 %。
其中,除了前五名的北上广深和重庆的席位争夺备受瞩目外,这次的百强城市排名中,闯出了不少发展势头极其迅猛的“黑马”,其中表现最为抢眼的除了全国唯一一个增量超过700亿元,GDP增速高达34.22%的陕西榆林,还有站在新能源风口再次大爆发的福建宁德,它是2022年上半年城市GDP排名提升最多的地级市,且一举跃升16位成功跻身全国百强行列。
一个风口带动了一座城市GDP暴涨
宁德是新能源产业大城,近年来受到新能源及相关政策的影响推动,在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的潜力不断释出,经济发展呈火箭式上升。初步测算,宁德上半年经济总量为1718.14亿元,实际增速达9.6% ,名义增速达17.1%,与去年同期相比,在全省的占比从6.4%提升至7.0%,并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6%稳居增速榜首。
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第二产业,其增加值达945.07亿元,增长16.2%,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表现强劲,增加值同比增长了31.8%。
有关分析指出,宁德近年来的经济增速能够如此惊艳,一方面是得益于抓住了新能源发展的机遇和打造了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铜材料等产业地标,另一方面是坐拥了宁德时代。
紧抓机遇,一个企业带动一条产业链的发展
宁德时代是国内率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之一,主要产品包括有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和锂电池材料,其中动力电池系统销售是宁德时代的主要收入来源。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销量为69GWh,同比增长111%,市占率从去年同期的29%提升至34%,成为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销量冠军。
随着新能源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宁德时代除了不断发挥自身优势,除利用自身拥有的智能制造系统,持续引领设备及工艺创新外,加快了对锂电池、上游材料与设备等多个重要环节进行布局,率先运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和5G等新技术打造智能工厂。
如今更是通过深化与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的战略合作,来扩大电动电池产品的规模,从而进一步推动销售量和生产量,实现大幅增长。可以说是一个风口带动了一座城市的经济活力,城市也培育一个紧抓发展机遇的企业并带动了一条产业链,从而助力整座城市的GDP成功实现弯道“超车”。
磁性元件即站风口又有新动能,前景可期
新能源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如不断加快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推进。新能源汽车中涉及众多磁性元件及器件产品类型,于磁性元件行业而言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正式走向了市场驱动,据哔哥哔特产业研究室预测: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30万辆左右,渗透率达18.5%左右。
(数据及制图来源于:哔哥哔特产业研究室)
新能政策需求共振,不断推动产业布局升级,磁性元件企业若想踏上这趟高速发展的列车,技术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源泉,需快速找准发展定位,并顺势而为加快转型升级脚步,不断强化自身,特别是设备的自动化、数字化能力以及企业协助客户解决自动化生产当中出现的问题。
疫情让市场重新进行洗牌,虽整体行情不景气,但新的机遇也在不断冒头。不论是一座城市、一个企业还是磁性元件行业,新发展动能不止新能源领域这一个,但欲乘上机遇的东风,关键在于要快速掌握行业动态,了解行业新动能的发展风口,且得顺应时代发展,积极做好材料及相关设备的升级,做好准备才能乘风而上。
-
65热点追踪HOT SPOT TRACKING
京泉华获电子变压器损耗检测方法及系统专利
8月10日,京泉华发布公告称,于近日取得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图源:京泉华企业公告
公告显示,该专利技术为京泉华自主研发,主要应用于电子变压器损耗检测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变压器损耗检测不可靠的问题。该专利有利于京泉华形成持续创新机制,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举办的科彼特杯行业评选上,京泉华囊括了五项大奖,其中便包括“磁性元器件技术创新应用奖”。
本次“电子变压器损耗检测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的颁发,也暴露了目前电子变压器领域检测不可靠的问题。电子变压器作为电子产品中稳定电压和信号传输的基础元器件,其各项性能是否满足要求甚至会影响到终端产品的寿命。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对于电子变压器的各项性能要求,尤其对其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检测电子变压器性能,各种电子测试设备也层出不穷,许多电子变压器企业通过购置测试设备或进行各项可靠性试验为电子变压器的产品品质及安全性保驾护航。
《全球和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独立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电子测量仪器的市场规模自2015年至2019年间以15.0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从171.54亿元增长至300.93亿元。预计到2025年,中国电子测量仪器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22.88亿元。
对于电子变压器用测试设备来说,其仪器的精密性与最终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息息相关。据悉,同惠电子推出的TH2851系列阻抗分析仪,有效解决了高端电子元器件批量测试效率低、精度差、综合测试能力弱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在高频、高速、高精度指标方面一举打破国外垄断,完美实现国产替代。
记者了解到,在第19届华东磁性元器件产业链峰会上,同惠电子也将携其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到场参会。此外,兰泰、爱硕科贸、致新等多家电子测试设备企业也将前来参会,为电子变压器企业提供更多样的产品检测方案。
-
67热点追踪HOT SPOT TRACKING
多家企业在储能板块加码 磁元件如何提升竞争力?
近期企业公告接连发布,从相关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现下已有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对储能项目的投资力度加码。
储能市场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新型储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如前有江苏东辛农场植保无人机,首次使用被喻为“行走充电宝”的移动储能完成充电,并顺利开展农药喷洒作业;后有四川德阳为保障电网稳定运行和人们生产生活正常用电而研发的,全球首个“充电2小时,存电2万度”像山一样大的“超级充电宝”亮相。两个在不同领域应用的“充电宝”,就是分别使用了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
终端创新应用需求,推动了整条供应链的发展,其中拉动了磁性元件需求大幅增长。从逆变器上看,适合增量市场的混合逆变器和无需接入电网的离网逆变器需求增加。哔哥哔特产业研究室报告指出,磁性元件占逆变器17%的比例,预计到2025年全球储能逆变器的市场需求为428亿元,对应磁性元件的市场规模为72.8亿元。
当然,随着行业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升级,未来磁性元件市场需求数量也将超过这一预测。
下游应用领域技术创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市场对磁性元件产品的需求也在快速变化,对产品要求的个性化特征愈加明显。为适应储能技术的发展,磁性元件企业也需不断提升产品性能,生产出适用于储能场景的磁性元件。
目前磁性元件产品的技术主要体现在产品结构设计、原材料改进、生产过程的数智自动化升级等方面。如铭普光磁,成功研发了新能源设备用灌封电感、共模/差模电感、贴装变压器等磁性元件,及通信用光伏供电系统、通信基站光储系统、户外储能电源等系列产品。
磁性元件企业欲加大市场竞争力,使产品更符合市场的需求。不仅需要自身做好数字化转型升级,更要做好设备和材料领域的创新升级。现下,由哔哥哔特商务网、《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主办,广东省磁性元器件行业协会、深圳市工业互联网行业协会协办的第十九届磁性元器件产业链峰会将于9月16日,在苏州太湖国际酒店举行。本次峰会将聚集多家行业翘楚企业参展,共同探讨磁性元件智能生产和新材料发展方向,并在现场展示当前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先进产品和生产优化方案。
为了在未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行业地位,各磁性元件企业需要在生产上加快升级、改进的步伐,顺应发展趋势,通过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实现降本增效。如何将千变万化的外部和不断调整中的内部进行平衡,如何在成本、设备升级和把控市场之间做好平衡,将是磁性元件企业的发展重点。
如果您想与行业各企业主进行探讨交流,开拓发展思路,并了解更多业内发展新风向的话,即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参加第19届磁性元件产业链峰会。
-
69企业论道ENTERPRISE CHANNEL
东睦科达: 致力成为金属磁粉芯行业领导者
从濒临破产到起死回生,从几十个到超过700多员工,从30万元启动资金到年营5个亿,22年间,东睦科达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壮大,并见证着中国磁性元器件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作为一家致力于成为全球金属磁粉芯行业领导者的磁芯企业,东睦科达又有怎样的布局和规划?
浙江东睦科达磁电有限公司(KDM)总工程师 周水泉
软磁材料销量行业稳居前三
浙江东睦科达磁电有限公司(KDM)成立于2000年,是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114)全资子公司,公司位于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面积约71000平方米,现有员工7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05人,是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在软磁材料领域销量稳居全球同行业市场前三位。
铁硅系列产品
产品系列齐全 为集团提供战略支点
东睦科达总工程师周水泉提到,经过一二十年的开发,东睦科达产品布局已比较全面,东睦科达磁性材料主要以铁硅铝,铁硅,铁硅镍,铁镍以及纳米复合磁粉芯系列高端产品为主,在5G通讯、光伏、服务器电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东睦股份将SMC板块作为未来最优先发展板块,东睦科达作为集团公司SMC板块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对东睦股份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不但可使集团公司SMC板块资源进一步整合,德清鑫晨公司和东睦科达形成稳定的上下游供应链,可以有效地抵抗原材料供应波动风险,同时有利于技术协同,实现技术提升和突破,并且东睦科达成为东睦股份全资子公司后,集团可通过增资等方式改善公司的负债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增强盈利能力。
二代超级铁硅铝系列产品
成立针对性核心团队跟进新兴市场
在金属磁粉芯领域的科研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东睦科达是国内最早开发出铁硅铝并量产的磁粉芯供应商,获得过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荣誉,在铁镍、铁硅镍磁、特殊形状粉芯等多个细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与国际同行的最新技术水平相当。而针对当前新兴市场,东睦科达成立了包括研发,工程,市场开发和销售服务人员在内的针对性核心团队跟进。强大的技术团队加入到售后服务过程中也让东睦科达的售后反应更快捷、服务更贴心。周水泉表示,“像车载、光伏还有普通的电源板块,我们都有专门的团队去对应,为更好的服务大客户,我们会成立一些专门的客户对应小组,里面都有我们的技术人员参与,应对客户的样品交付、产品质量、投诉以及更加快速反应。”
纳米复合系列产品
进击的2022 技术与产能齐头并进
谈到2022年的工作重心,周水泉也向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针对各个目标市场对磁粉芯的技术需求开发了新一代金属磁粉芯以进一步提升我们客户的产品竞争力,我们会在今年陆续发布新开发的下一代金属磁粉芯材料。”
第一是铁镍产品,因为铁镍损耗目前还是偏高,东睦科达希望能把损耗做的更低,DC-Bias再提高一点,以提高企业使用使用体验。目前,东睦科达正在开发并且也得到了一些台资企业的认可,磁芯损耗从200 mw/cm3(@50kHz,100mT)上下,降到100~150 mw/cm3(@50kHz,100mT) ,对服务器电源在效率的提升更明显。
二代低损耗铁镍
第二是气雾化铁硅铝产品,它用的场景相对来说更加广泛,如光伏、高效率电源等。光伏产品主要是通过成分配方上的优化,把损耗降得更低,同时适应光伏逆变器高功率密度发展趋势。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沿着超细粉的方向,把损耗的范围值降至100 mw/cm3(@50kHz,100mT)以内,这样我们的服务器、车载高效电源在发热、效率提升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第三是铁硅产品,周水泉提到,虽然东睦科达的铁硅产品市场欢迎度比较高,但对于损耗等性能指标仍希望能有更大的突破,争取把损耗在50kHz,100mT下,能做到400 mw/cm3上下或者说400 mw/cm3以内,DC-Bias在直流磁场强度100 Oe下能保持到目前水平值。
“我们也准备推出一款DC相对较高的气雾化铁硅铝材料KPH-HP,DC-Bias在100 Oe 直流磁场强度下还有65~68%左右,大幅提升光伏、车载类电感的性价比,对于磁芯器件尺寸方也有很好的改善。”周水泉说道。
东睦科达在服务器电源领域耕耘10年以上,在服务器电源市场所用磁粉芯全球市场排名前三,也是国内领先的服务器电源磁粉芯供应商。随着东数西算的推进势必会带动服务器电源需求增长,其高性能铁镍磁粉芯有望进一步获得全球领先的服务器电源厂商认可,带动其铁镍磁粉芯业务的快速发展。
部分新产品图
考虑到现有目标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东睦科达也在不断扩大产能以迎接今年的增长需求。东睦科达2021年初新建二号生产车间,于2021年年底全面投产,并形成了三个车间产品细分的生产经营模式。引进自动倒角机、国内先进环保设备、全自动压机等高端智能装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优质品率和过程控制的安全系数,也提升了环保质量以及资源与能源节约,推进智能车间及智能工厂建设。
结语
作为核心的软磁材料代表企业,东睦科达依托国内华东和华南两大市场,形成了覆盖亚洲日本、韩国、以色列以及我国台湾省,欧洲德国、法国、意大利,美洲美国及澳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完善市场体系,以技术为导向,为客户提供管家式贴心服务,让KDM品牌得到海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通过导入全球领先的头部企业树立品牌和口碑,致力于成为全球金属磁粉芯行业领导者。
-
72行业要闻INDUSTEY NEWS
第十届中国功率变换器磁元件联合学术年会召开的通知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工程师朋友:
您好!
由中国电源学会磁技术专委会、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电子变压器技术部和广东省磁性元器件行业协会、福州大学联合主办,广东大比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浙江东睦科达磁电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功率变换器磁元件领域技术和学术交流大会——2022年第十届中国功率变换器磁元件联合学术年会,预将于2022年9月18-20日在浙江湖州市德清县德清凯悦嘉轩酒店举行。
本届年会是两年一度、最重要的技术与学术交流以及信息发布平台,将围绕两年来的功率变换器高频磁元件最新学术和技术成果、应用方向、未来发展趋势等展开深入而广泛的讨论,将有助于广大行业厂商和科研机构准确把握高频磁元件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应用趋势。
本届学术年会定于2022年9月18-20日召开,届时,国内功率变换器磁元件领域行业的专家和企业将联袂出席,分享各类功率变换器磁元件的研发、设计、应用、测试、工艺以及磁材料等方面的前沿观点与独到见解。特此诚挚邀请行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朋友光临,相关会议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1) 技术论文报告:技术专家、学者报告两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实践心得。会议将编辑出版年会论文集。会议论文征文通知另行发布。
2) 特邀专家报告:特邀磁元件以及上、下游相关行业各领域知名专家,发表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并通过互动对话,探讨和总结高频磁元件技术,让广大用户准确把握本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应用趋势。
3) 技术交流问答:邀请技术专家回答行业技术人员提出的技术问题,同时安排专家与参会代表现场就具体技术问题直接交流座谈,提供解决方案参考。
4) 优秀年会论文颁奖:本届年会按投稿人的身份把论文分为企业类和高校类论文,由特邀专家分别对年会论文进行优秀论文的评选。获奖论文作者由中国电源学会磁技术专委会和中国电子学会变压器技术部联合颁发优秀论文获奖证书和奖金。
二、 参会人员
行业专家学者、行业企业高级管理人士、工程技术人员、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
三、时间、地点、费用
1) 时间:2022年9月18-20日
2) 会议地点:浙江湖州市德清县,德清凯悦嘉轩酒店
3) 会议费用:1000元/人,公司团体( 三人以上)注册费900元/人;在校学生注册费500元/人(以上费用含资料会刊及会议期间餐费),住宿自理。
四、日程安排
本次学术年会的安排事宜暂定如下:
9月18日:全天报到时间(德清凯悦嘉轩酒店)
9月18日:19:00-21:00 换届选举
9月19日上午:学术交流会以及优秀论文讲解
9月19日晚:东睦科达招待晚宴
9月20日上午:参观浙江东睦科达磁电有限公司
9月20日下午:学术交流及优秀论文颁奖
五、组织单位
广东大比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六、赞助协办单位
主办单位:
中国电源学会磁技术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子学会元件分会电子变压器技术部
广东省磁性元器件行业协会
承办单位:广东大比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赞助协办单位:浙江东睦科达磁电有限公司
支持媒体:《磁性元件与电源》杂志、哔哥哔特商务网(www.big-bit.com)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红兵 卜春莲
手机 13826253350、18529383365
电 话:020-37880700-6038
邮 箱:mg@big-bit.com
传 真:86-20-37880701
-
74行业要闻INDUSTEY NEWS
村田将额定电流为20A的片状铁氧体磁珠商品化
村田通过特有的内部电极和材料/结构设计优化,开发了村田首款额定电流值为20A的片状静噪元件并已将其商品化。该产品为3225尺寸 (3.2 x 2.5 x 2.0 mm),尺寸虽小,但可以承受大电流,因此能通过减少安装空间和元件使用数量使整个系统更小、更轻。
主要特长
1. 承受大电流:村田首款能承受20A额定电流的片状静噪元件。成功地为使用大电流的功率转换电路和电源电路降低了噪声。
2. 低直流电阻:直流电阻值低,因此可以抑制发热并降低功耗。
3. 稳定的静噪效果:即使在流过大电流时也能稳定地保持静噪效果
主要规格如图所示:
-
76行业要闻INDUSTEY NEWS
京泉华拟投资10亿元河源市京泉华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
京泉华(002885)(002885.SZ)发布公告,公司根据整体战略布局及业务发展需要,为满足公司的长远规划及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拓展大湾区客户,提升资产运营效益,公司拟与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附有生效条件的《项目合作协议》。拟投资河源市京泉华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10亿元。
本次对外投资是为进一步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满足公司新能源光伏业 务快速增长的需求,公司通过上述项目建设,能够快速建设相关产线,扩充新能 源光伏业务相关产品的产能,紧抓新能源光伏的发展机遇,并以公司的平台为依 托,使公司获得强有力的持续经营与永续发展能力。
-
78行业要闻INDUSTEY NEWS
太阳诱电:支持150℃汽车用多层型金属功率电感器实现商品化
太阳诱电株式会社在支持车载用被动元件的可靠性认证测试标准“AEC-Q200”的多层型金属功率电感器 MCOIL™ LCCN 系列中,增推了“LCCNF1608KKTR24MAD”(1.6x0.8x1.0mm、高度为最大值)等 2 个尺寸的 7 款商品。
该商品是用于汽车车身类及信息类中使用的电源电路用扼流线圈的功率电感器。相比于其以往的商品“LCCNF1608KKTR24MA”(使用温度范围:-40℃~+125℃),将使用温度范围扩大到-55℃~ +150℃。“LCCNF1608KKTR24MAD”继续保持金属功率电感器 MCOIL™ LSCN 系列的小型形状,直流饱和电流为 3.2A,直流电阻为 35mΩ(均为最大值),兼具行业领先的直流重叠特性与直流低电阻,有助于多功能化和高功能化不断提高的 ADAS 及仪表组等实现电源电路的高密度实装化。
主要应用于汽车的车身类及以仪表组等信息娱乐设备为代表的信息类的电源电路用扼流线圈。
-
80行业要闻INDUSTEY NEWS
东睦股份拟20,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
2022年8月10日,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睦股份”)发布公告,拟在山西运城投资20,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山西东睦磁电有限公司(名称暂定,具体以市场监管部门核准后的名称为准)并实施“年产6万吨软磁材料产业基地项目”,东睦股份拟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购买临猗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内约150亩土地使用权用于该项目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7亿元。
资料显示,拟设立德全资子公司注册资金20,000万元,主要从事磁性材料、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的生产与销售。
东睦股份表示,本次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将其作为年产6万吨软磁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平台,有利于利用项目所在地的区位、资源等优势,进一步优化SMC产业基地布局,加强公司在SMC板块的资源配置,打造SMC板块第二基地,同时有利于增强公司SMC板块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
82行业要闻INDUSTEY NEWS
经纬达科技推出紧凑型SMT大电流扁平线电感
经纬达科技开发的扁平线圈电感器包括多种平台尺寸,通过使用低损耗磁芯材料,更大限度地提高电感器的效率,更大限度地减少交流损耗,并消除热老化。 使用扁平线圈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保持更低的DCR和小的占板面积。
大电流扁平线电感的亮点是紧凑型设计,占板尺寸仅为12.90 x 11.20mm2(最小面积尺寸),在印制电路板 (PCB) 上的安装空间比之前产品(绕线式)减少了15%。还具有低高度,范围从5.00 mm (0.5 µH) 至 24.00 mm (40 µH) ,可供客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新产品的薄化型设计基于扁平矩形线螺旋绕制技术,能显著降低损耗。
该产品的直流电阻范围为0.5mΩ 至20.0 mΩ,工作温度为-40°C至+150°C,针对特殊环境应用的需求,可额外配备第三个引脚焊点,确保更加稳定地焊接在印制电路板上。新元件符合RoHS指令要求,并通过AEC-Q200标准认证,广泛应用在各种电源拓扑的输出和存储扼流圈中,包括负载点电源 (POL) 转换器、DC-DC转换器、大电流开关电源,以及用于汽车、光伏、通信、工业系统中。
-
84行业要闻INDUSTEY NEWS
铭普汽车级网络变压器:已通过AEC-Q200认证
Keysight Technology将其在电子测试测量行业积累的深厚经验与汽车行业的需求深入结合,推出了专门针对于汽车以太网的全套测试方案,并且在2017年收购了Ixia公司之后,将此方案进一步完整,打通了汽车以太网从Layer 1物理层到Layer 7协议层的全部测试方案。相应的汽车以太网标准也应运而生。
铭普汽车级网络变压器产品支持多种应用于汽车的技术,包括CAN总线、FlexRay、以太网音频视频桥接(AVB)、100Base-T1、1000Base-T1、Power over数据线(PoDL)等。
产品设计的工作温度范围从-40℃到+125℃,用于信号滤波,隔离,可靠性高,满足AEC-Q200汽车质量要求。
-
86行业要闻INDUSTEY NEWS
顺络产品在网络交换机上的应用
Sunlord POE变压器采用全自动的生产方式,突破传统的人工单机作业的形式,即保障产品的品质避免由人工操作不当带来的品质问题,同时在人工费用不断上涨的时候保持了产品的持续竞争力。顺络电子建立了EP05,EP6,EP7,EP10,EP13全自动生产线,满足标准IEEE802.3af/at 30W以内的变压器生产。
在交换机电源模块中,针对不同功率/电流大小有不同电感系列对应:顺络电子可提供高性价比,全自动化生产,闭磁路结构,抗EMI能力强的磁性胶功率电感 SWPA/ SPH/ WPN系列,其中WPN系列电感采用铁基-铁合金磁芯,该系列具有更高的饱和电流,低损耗,适用于对电流和损耗要求较高的电路。同时,为了满足客户小尺寸,大电流,高可靠性要求,顺络电子可提供产品种类多,尺寸多样,电感量范围广,超大电流的一体成型功率电感MWLA/MWSA系列,还有组装类功率电感WPZ系列采用高饱和特性磁材、高通流、低损耗、闭合磁路设计、磁漏干扰小,极低的DCR及DCR精度高。
顺络电子的全自动化工艺平台加上自主的材料研发,所提供的分离式电感式变压器解决方案不仅性能更优、抗雷击能力强,产品一致性好,产能也有保证。在占板面积上,顺络电子分离式网络变压器相比传统网络变压器更小,最大程度上帮助客户节省PCB空间。
交换机中,推荐 EPZ1005/ PZ1608/ UPZ1608/ PZ2012系列铁氧体磁珠。顺络PZ/UPZ/EPZ系列磁珠具有较大的额定电流、在较宽的范围内具有优良的EMI抑制效果等特点,而且内部印有银电极的叠层结构,自身屏蔽无串扰,非常适合用于大电流电路的EMI抑制。
-
88产业观察INDUSTRY OBSERVATION
浙江诸暨建设“不停电的”绿色节能5G基站
日前,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遮山5G基站屋顶太阳能光伏板安装完毕,开始用上清洁电源。这是国网诸暨市供电公司与中国移动诸暨分公司联合打造的诸暨首个绿色节能5G基站,实现了太阳能、交流电源、蓄电池三路供电保障。
遮山基站光伏板面积40多平方米,装机容量近10千瓦,预计每天发电量在50千瓦时左右,在优先保证自发自用的前提下,还会将多余电能储存在基站储能蓄电池中。有了光伏电源的供应,即使遇上突发情况致使电网停电,也能正常运行,不影响5G信号覆盖区域接打电话,成为名副其实“不停电的基站”。
实现光伏发电后,基站自发自用,还略有盈余,避免了电网远距离供电,电能损耗率大幅度减小。另外,国网诸暨市供电公司结合基站能耗实情提供综合诊断测算,两项综合让单站址损耗率预计降低15%,在节能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
据悉,目前诸暨市共有5G基站2200多座,接下来将根据实际需求,陆续推进“5G+光伏”的供电模式。
-
90产业观察INDUSTRY OBSERVATION
5G应用 赋能千行百业
基于大带宽、低时延、高速率的传输特性,5G融合应用已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覆盖国民经济40个大类,应用案例数超过2万个。5G不仅带来更高速、优质的网络体验,也为数字经济发展修好桥、铺好路。
中国移动落地5G行业商用项目超1万个。
中国电信累计打造5G定制网项目超2500个,累计5G行业商用项目超6000个。
中国联通打造超过400个5G应用场景、1500个5G行业虚拟专网项目、5000个5G商业化行业应用项目。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5G个人应用在用户规模、新型终端、新型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覆盖超高清视频、体育赛事、居住服务、购物等多个重点领域,虚拟数字人、5G消息、5G新通话、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个人应用迅速发展,给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5G融合应用已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覆盖国民经济40个大类,并在200余家智慧矿山、1000余家智慧工厂、180余个智慧电网、89个港口、超过600个三甲医院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5G应用案例数超过2万个。
-
95产业观察INDUSTRY OBSERVATION
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项目
充电两小时,存电两万度,山一样大的“充电宝”你见过吗?
8月的骄阳下,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汽轮机”)厂区东南一隅,矗立着一座蓝白相间的“小山”,“山”脚下,一排排厂房、管道、罐体整齐排列,共同组成了占地面积约为两个半足球场大小的“充电宝”——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项目。
东方汽轮机建设的这个巨大“充电宝”,利用25万立方米的二氧化碳作为循环工质进行充放电,能在两小时内存满两万度电,足够60多个家庭使用1个月,整个“充放电”过程,都不会用到化石燃料,也不会产生固体废弃物,零碳排放,相当绿色环保。
这个“充电宝”里,还活跃着一群欢快的“小陀螺”——飞轮,在双向电机的配合下,它们能实现动能和电能的互相转换,充放电过程同样是绿色环保,而且响应速度极快,达到了毫秒级。东方汽轮机的这个“充电宝”结合二氧化碳储能时间长规模大、飞轮储能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可以有效平滑电网波动性,解决间歇性问题,实现电网安全运行。
-
97产业观察INDUSTRY OBSERVATION
5G赋能行业安全,中兴通讯发布5G智能安全帽MT5000
近日,在2022世界5G大会上,中兴通讯正式推出5G 智能安全帽MT5000。作为中兴通讯为5G行业用户打造的专属产品,MT5000使用中兴轻量化5G模组ZM9011,可以快速接入5G 网络,支持IP67,以高标准的安全系数助力行业安全,推动实现工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生产作业、维修、施工等风险无处不在。EHS环境管理体系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重在防微杜渐和安全风险控制。在人员健康管理中,安全生产人员位置信息、生命体征实时在线监控、作业人员安全防范措施,异常及时预警、人员精细化系统管理尤为重要。中兴通讯推出的5G 智能安全帽利用5G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集成了5大类20项功能,包含语音控制、视频控制、定位、气体检测、报警等,实现智能感知识别人员分析,将传统管理模式升级为智能安全管理模式。
此次推出的MT5000支持AI 智能语音控制,拥有拍照、照明、集群通话等功能;配备800M Sony星光级夜视摄像头,可进行视频通话、AI视频巡检,支持AR专家系统。产品搭载北斗/GPS/UWB/Wifi等多项定位技术,可实现RTK厘米级定位,具备轨迹回放、安全围栏等功能。同时,MT5000还支持多项报警功能,如低电预警、脱帽报警、跌倒报警、登高报警等,支持有害气体检测。其5000mAh大电池采用可拆卸防水设计,安全隔爆,续航时常可达10小时,满足企业作业日常维护操作的需求。
5G 智能安全帽对接中兴通讯新一代数字星云平台,践行“创兴引领,数字筑基”的理念,助力行业用户解放员工双手,保护员工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未来,中兴通讯5G 智能安全帽还将在港口、钢铁、矿山等多个行业广泛使用。
-
99产业观察INDUSTRY OBSERVATION
我国牵头制定首个新型电力系统国际标准体系 推动能源低碳转型
在8月20日召开的2022国际标准化大会上,国际电工委员会提出,由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新型电力系统关键技术国际标准框架体系,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新型电力系统有别于目前我国以煤电为主要电源的电力系统,是以风、光、核、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为主体,多种能源相互补充,支撑全社会高度电气化的电力系统,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支撑“双碳”目标落地的重要枢纽平台。
国际电工委员会表示,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发电量持续多年世界第一,风电、光伏、锂电池等产业规模、市场规模均稳居世界第一,具有引领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产业和技术优势。由中国主导,统筹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国际标准框架体系和标准国际化战略研究,有助于全球能源转型。
目前,国际电工委员会正在将中国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能源转型、零碳电力系统等主题列入战略规划。未来五年,将在能源低碳领域发起成立1—2个新技术委员会,培育10—20项国际标准。
-
101产业观察INDUSTRY OBSERVATION
今年以来出口量持续创新高 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向全球
今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现良好增长态势。中汽协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共出口20.2万辆,同比增长1.3倍,占汽车出口总量的16.6%。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汽车占出口总量的21.8%。
“外资企业与合资企业发挥了较大作用。”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对本报记者表示,特斯拉、宝马、沃尔沃等外资、合资企业出口的新能源汽车占比约2/3,其余为中国自主品牌生产的新能源汽车。
上半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出口汽车接近10万辆,占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48%,是去年同期出口量的2倍以上。特斯拉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年疫情冲击和全球产业链危机双重压力下,特斯拉中国制造的高质量、高价值车辆出口到欧洲、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取得了不俗成绩。”
中国自主品牌同样在加速拓展海外市场。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企业中,东风易捷特出口5445辆,比亚迪新能源出口2177辆,神龙汽车出口525辆,江淮汽车出口361辆,一汽红旗出口192辆。
-
103产业观察INDUSTRY OBSERVATION
中国缘何稳居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首位?
据工信部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从2012年底的2万辆,大幅攀升到今年5月底的1108万辆,自2015年起,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市场对新能源车的旺盛需求与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密不可分。自2010年起,中国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可享受国家财政补贴,多个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地方补贴政策。今年以来,工信部抓紧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购税优惠延续等支持政策,优化“双积分”管理办法,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从新能源汽车配套环境看,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1年底,累计建成充电桩261.7万个、换电站1298座,形成全球最大充换电网络。
近期印发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对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作出明确部署: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集中度,加快充电桩建设及换电模式创新,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电网络体系等。
根据实施方案,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乘用车和商用车新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分别比2020年下降25%和20%以上。随着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
105产业观察INDUSTRY OBSERVATION
工信部:5G用户较上年末净增1.2亿户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截至7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5G移动电话用户达4.75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2亿户。
数据显示,1-7月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442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与上半年持平。按照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2.2%。
工业和信息化部介绍,我国宽带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千兆网络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截至7月末,全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0.43亿个,比上年末净增2560万个。其中,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到9.95亿个,比上年末净增3504万个,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95.4%,占比较上年末提高1.1个百分点。截至7月末,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1161万个,比上年末净增375.7万个。
同时,5G网络建设快速推进。截至7月末,5G基站总数达196.8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18.8%,占比较上年末提高4.5个百分点。其中1—7月份新建5G基站54.3万个。
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5G建设和用户占比领先。截至7月末,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5G基站分别达到94.6万、42万、47.9万、12.3万个,占本地区移动电话基站总数的比重分别为20.8%、18.3%、16.3%、17.7%;5G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21157万、11018万、12199万、3091万户,占本地区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比重分别为29.1%、28.6%、27.6%、26.1%。
-
107产业观察INDUSTRY OBSERVATION
前7月新增发电装机8443万千瓦
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今年前7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8443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618万千瓦。其中,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增加,水电、火电和核电新增装机同比减少。8443万千瓦相当于近4个三峡电站的总装机容量。
至7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6亿千瓦,同比增长8%。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7.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26.7%。
从电力投资完成情况看,前7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2600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773亿元,同比增长304%。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239亿元,同比增长10.4%。
-
109产业观察INDUSTRY OBSERVATION
新型储能正在山西蓬勃发展
山西省作为国内电力市场化改革先行省份,电力现货市场初具规模,也为储能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目前,山西省新型储能总体上处于规模化示范阶段。从在建情况看,已投产的新型储能类型主要为电源侧储能,尚未投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已投产电源侧储能11项,总容量11.1万千瓦,主要用于火电厂联合调频,技术路线为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提升了火电机组调节性能,提高了山西电网整体调频效率。同时,独立储能在建8项,总容量100万千瓦,“新能源+储能”在建82项、总容量95.9万千瓦,预计2023年底全部投产。
从支持政策看,山西省能监办制定印发了《山西独立储能和用户可控负荷参与电力调峰市场交易实施细则(试行)》,鼓励独立储能项目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推动独立储能项目建设,降低全社会用能成本。同时,山西省发改委下发通知,峰谷时段各增加1个小时,同时适当扩大峰谷价差,峰时段电价由上浮50%扩大为60%、谷时段电价由下浮46.5%扩大为55%,建立尖峰电价机制,大工业用户尖峰时段电价在峰段电价基础上再上浮20%,扩大了储能电价盈利空间。此外,山西省能源局鼓励支持新能源配置储能,明确大同、朔州、忻州、阳泉4市的新能源项目,同步配置10%~15%比例的储能。
-
111产业观察INDUSTRY OBSERVATION
我国将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科技日报记者22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该委与国家统计局、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3年,各行业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稳步开展,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初步建成。
“碳排放统计核算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开展考核、谈判履约的重要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方案》明确,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制定全国及省级地区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明确有关部门和地方对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因子、电力输入输出等相关基础数据的统计责任,组织开展全国及各省级地区年度碳排放总量核算。
国家有关部门还将组织制修订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及相关国家标准,并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产品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同时,还将完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为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方案》部署了多方面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信息化能力建设,加快推进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开展碳排放方法学研究等。